馆藏教育教学期刊资料索引:语文202502
录入者:zhangyp 人气指数: 次 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15日
主题 | 篇名 | 责任者 | 刊名 | 刊期 | 页码 |
中学语文名家谈 | 教书·读书·著书 | 寇永升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1 |
名师在线 | 语文教学解读的特点与原则 | 樊新强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4 |
聚焦课改 | 教学解读中“自证”的主体性及意义 ——兼答张硕老师 | 王林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16 |
基于学习任务的“联动”形式与“进阶”策略 | 吴海军 李震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20 | |
数字语文 | 智能学习环境下语文教材形态的“变”与“守” | 罗罡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23 |
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探索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——以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题为例 | 俞贤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26 | |
名师课堂 | 借“文本互涉”究其“归乐”后的“隐恨”——送教下乡公开课《归去来兮辞(并序)》品赏 | 林丽洁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29 |
教学探索 | 我欲穿花觅径——新课程“活动任务”背景下的教学设计路径之探索 | 付婵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33 |
备教策略 | 灼灼其华:走进“周代思想文化宣传中心”——以《诗经》要本书阅读为例 | 程修平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35 |
案例品评 | 看似寻常奇崛——《记念刘和珍君》语言赏析 | 路庆华 毕泗建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39 |
一课两讲:从讲授到情境任务——《子路、曾、冉有、公西学侍生》两种教学方式之比较 | 石敏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40 | |
文本解读 | 田园牧歌中的雕忧:《边城》的三处文本组读 | 颜鑫渝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43 |
《与妻书》:“三观”兼美的抒情绝唱 | 溪兆东 马月亮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46 | |
于“矛盾”处见真情至理 | 康宏东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48 | |
精品课例赏鉴 | 明析“劝说”之术,暗蕴“王道”之思---部级精品课《齐恒晋文之事》品赏 | 卜晓娟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51 |
蜀道话情思,赤子家国情-----部级精品课《<><> | 执教:王素平 观察:王庆中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55 | |
图城市之景,赋兴衰之情精品课----《<望海潮>望海潮> | 执教:齐娇娇 观察:刘丽霞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59 | |
微镜头下的宋韵---部极精品课《扬州慢》品鉴 | 执教:梁翰晴 观察:洪方煜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63 | |
说理与思辨 | 以说理介入生活,以思辨省察人生一一一开栏的话 | 余党绪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66 |
高考断言类作文如何避免绝对化、片面化与简单化一一《观念的对话与党争》教学实录及备教手记 | 余党绪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67 | |
第一视角 | 思辨类写作的目的是产生观点一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作文题评析及写作提示 | 冯渊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72 |
打破固化答题模式,走向阅读素养培育一一2025年高考综合政苹适应性测试信息类文本阅读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| 安昊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74 | |
基于新课标的命题探索一一以2025年高考棕合政革适应性测试文学类文本闲读题为例 | 任海林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76 | |
关联整合,融会贯通—一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对古诗文阒读教学的启示 | 周丽蓉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78 | |
立足变革,回归本原,靶向突破----以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语言文学运用题为视角 | 唐修亮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79 | |
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题的风向、取向和导向 | 陈兴才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81 | |
教研视线 | 于家族复兴中看见“温柔的力量”----《项脊轩志》中的女性形象探微 | 詹君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84 |
黄灵庚《中学古诗文教学与训释》中的训释观和教学观 | 王松泉 | 语文教学通讯 | 2 | 8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