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富联娱乐,富联平台,富联平台登录网址,富联娱乐注册地址

    当前位置:首页>> 教学改革>> 学科资源>> 音乐>> 教学设计

    教学设计

    学会“聆听音乐”

    录入者:netlab  人气指数: 次  发布时间:2009年01月17日

     [课题]:学会聆听  音乐与人生  第二课时  

    [教学年级]:高中一年级  

    [教学内容]:  

    一、《第六(悲怆)交响曲》  

    二、《长江之歌》  

    [教学目标]:  

    一、进一步认识和熟悉音乐的形式要素。  

    二、聆听《第六(悲怆)交响曲》第四乐章,通过与《草原放牧》的对比欣赏,感受音乐要素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。  

    三、听赏《长江之歌》,探究音乐的各形式要素在这首作品中发挥的艺术功能,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。  

    [教学重点]:  

    通过对比欣赏,感受音乐要素在《草原放牧》和《第六(悲怆)交响曲》第四乐章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。  

    [教学难点]:  

    分析、探究音乐的形式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的特点。  

    [教学过程]:  

    一.导入  

    回顾第一课内容,转入本课教学  

    1、课前播放《草原放牧》的音乐。  

    2、上课后提问刚才播放的乐曲的名字是什么?乐曲体现了什么样的情绪特点?让学生回答。  

    3、提问法复习音乐的形式要素。  

    通过温故而知新达到知识系统化的掌握,为下面将要学习的内容做一个铺垫。  

    二.新课  

    《第六(悲怆)交响曲》第四乐章  

    1、用讲授法简介作者、背景。  

    2、用视唱法熟记主部主题。  

    3、完整地欣赏作品 (1)提出问题:A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?  

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B听了音乐后能让你联想到些什么?  

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)欣赏音乐,并将音响与解说有机结合。  

    1、有利于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 

    2、主题是交响乐的灵魂,是乐曲发展的基础,熟记主题可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,同时,又培养了音乐的记忆力。  

    3、欣赏中依据教材分析,做适当提示,促使完成音乐语言在内心的释读。  

    对比听赏《草原放牧》和《第六(悲怆)交响曲》第四乐章  

    1、听赏《草原放牧》和《第六(悲怆)交响曲》(音乐片段),让学生比较两首作品的力度和速度有何不同?  

    2、唱《第六(悲怆)交响曲》第四乐章的第一主题,画出旋律线,与《草原放牧》的第一主题进行比较,感受两段音乐不同的旋律特点。(《草原放牧》的第一主题的旋律线上节课已一画过。)  

    3、标出《第六(悲怆)交响曲》第四乐章第一、二主题的节奏,拍击节奏,与《草原放牧》的节奏进行比较,体验两段音乐不同的节奏特点。  

    4、复听乐曲的第一部分,并让学生用手指表示出第一、二主题。  

    通过对比欣赏,使学生更清楚、更方便地认识音乐的形式要素在表达音乐情感时发挥的重要作用。  

    《长江之歌》  

    1、教师安排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中关于作品介绍。  

    2、让学生诵读歌词,体会歌词的含义。  

    3、作品欣赏  

     (1)完整地欣赏歌曲,感受作品的情绪特点。  

     (2)学唱歌曲的第一乐段,引导学生说出歌曲旋律、节奏的特点。  

     (3)复听歌曲  

    听前提出问题:  

     A、歌曲的速度、力度有什么特点?  

    B、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?  

    鼓励学生跟录音一起唱  

    一、12有利于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。  

    二、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分析、感受和理解乐曲,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。  

    拓展  

    思考、完成拓展与探究的135  

    拓展与探究部分的13两题,让学生自己把课上分析、讨论的结果填入书上相应的表格里。  

    拓展与探究部分的第五题,采用提问的形式完成。学生回答后老师再做适当的补充。  

    拓展与探究的第一、第三,旨在引导学生完整地感受、体验、理解音乐作品本身。拓展与探究部分的第五题,旨在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,初步掌握一些欣赏音乐的方法,并且从理论上知道一些欣赏音乐的基本常识。